食藥監(jiān)管局通訊員培訓講座講稿
一、消息、通訊的采訪與寫作
(一)、幾個基礎概念
?。?、新聞定義
廣義的新聞: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評論。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的有社會意義。
食藥監(jiān)管局通訊員培訓講座講稿
一、消息、通訊的采訪與寫作
(一)、幾個基礎概念
1、新聞定義
廣義的新聞: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評論。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的有社會意義的能引起廣泛興趣的事實的傳播。
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
2、5+1模式
即:何人、何地、何時、何事、何故,怎樣寫
3、新聞采訪
新聞采訪:“采”:人手在樹枝上摘取果實。“訪”:用語言打聽四方。
新聞工作者認識客觀事物尋找與挖掘新聞事實的調查研究活動。
《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記者為了獲取新聞對課題所進行的觀察、詢問、傾聽、思索和記錄等活動。
4、消息
消息:采用簡潔明快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傳播新聞事實的一種新聞體裁。
消息最集中最鮮明的體現新聞的本質特征,是新聞文體的最重要最常用的體裁。
5、通訊
通訊:通訊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時、具體、生動地予以報道的新聞體裁。
通訊的特點:新聞性、生動性、完整性、評論性。
(二)、新聞敏感
——新聞作品的基石
1、新聞敏感
新聞敏感(新聞鼻、新聞嗅覺):新聞工作者迅速捕捉發(fā)現識別客觀新聞價值的一種特有的素質。
新聞敏感表現在:敏銳獨到的觀察力;“一見就靈”的判斷力;沙里淘金的采掘力。
2、新聞信源與新聞線索的發(fā)現
(1)各級領導部門的文件、指示、決議,領導活動、講話、報告,工作總結、簡報、通知、通報
(2)會議(會議通知、決議,參加者的名單及其簡介,會議的活動情況、主要內容,會議相關論文、觀點,專家與各界人士)
(3)外電(報紙)、電視等其他媒體,以及各種簡報、小報、墻報、書刊、廣告
(4)通訊員、讀者、群眾、家人、朋友
(5)自己主動去問、找、看(隨時有一雙新聞的眼睛和靈敏的鼻子)
通過逐步歸納,有28種容易產生新聞的“富礦”就在我們身邊。
(1)、從具體到一般。(《全省中藥材產業(yè)推進會在xx召開》)
(2)、“最”字里面有新聞。(《亞洲最大的溶洞——xx騰龍洞》)
(3)、“第一個”、“首次”。(《今晨第一架直升機飛抵汶川》)
(4)、“又一個”新聞?!秞x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在此督查校園食品安全》
(5)、“發(fā)現”的新聞。(《買回豬肉發(fā)熒光嚇壞幾個打工者》《西海晚報》)
(6)、“批準”的新聞?!洞笏沤ㄖ罕慌鷾蕿閲壹壩奈锉Wo單位》
(7)、“公布”、“修改”的新聞。(《“鄧玉嬌案”一定會得到依法處理》5月22日《恩施日報》)
(8)、“禁止”、“限制”、“取締”的新聞
(9)、“計劃”、“考慮”的新聞
(10)、“將……”的新聞
(11)、“開始”、“開張”的新聞
(12)、“繼續(xù)”、“持續(xù)”、“正在進行”
(13)、“結束”、“關閉”的新聞
(14)、“推遲”的新聞
(15)、“困難”的新聞
(16)、“問世”、“建成”、“成功”的新聞
(17)、“增多”、“減少”的新聞
(18)、“太多”、“太少”的新聞
(19)、“很少”、“很多”的新聞
(20)、“批評”、“贊揚”的新聞
(21)、“反對”、“支持”的新聞
(22)、“不”、“沒有”、“辟謠”和“否認”的新聞
(23)、“強調……”的新聞(《借水起跳打造“中國戀城”》5月22日《三峽都市報》)
(24)、“對比”的新聞。(《審批“領導”少一半政府“服務上臺階”》)
(25)、“意外”“災難”的新聞。(《常德動物園一虎產五崽》《常德日報》)《四川雅安廬山發(fā)生7.0級地震》
(26)、“反常”的新聞。(《“拾荒救子”動人心》《東楚網》)
(27)、“名人效應”新聞。(《薛蠻子嫖娼的檔次給大V身份丟臉》)
(28)、“死”和“生”的新聞(羅京逝世。盧武鉉跳崖至死。)
(三)、新聞的采訪
——采訪深度決定報道深度
1、采訪者的素質要求
新聞記者,通稱記者,指的是新聞傳播機構專職采訪報道人員,同時泛指新聞工作者,包括新聞所有的專職和兼職采編人員(電視臺、電臺、新聞網站制片人、編導、攝影、攝像、主持人、播音員和新聞專干、通訊員等)。
記者的起源
記者的起源:古代的史官即古代的記者,“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始于周代設職“左史”,“右史”。
記者的修養(yǎng):知識修養(yǎng)作風修養(yǎng)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戰(zhàn)火中的花蕾》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邵飄萍座右銘
記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喻國明
時代風云的船頭瞭望者——普利策
2、新聞采訪目的任務與作用
目的:獲得新聞
任務:發(fā)現、了解和選擇新聞,并掌握足以構成新聞的各種事實材料
作用:發(fā)現和落實新聞線索,獲取第一手材料,增加感性認識,核對新聞事實。
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關系:
新聞寫作必須以采訪為基礎,采訪決定寫作,先有采訪后有寫作,次序不能顛倒,采訪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寫作的質量。“七分采,三分寫”?!度~老漢攀巖鑿渠記》、《徐大森治村二三事》
采訪的原則:實事求是、尊重理解、靈活機動、懷疑較真、要懂政治。
采訪的方式:直面采訪、視覺采訪、書面采訪、體驗式采訪、隱性采訪、電話采訪。
采訪方法:個別采訪、立體采訪、交叉采訪、蹲點采訪、抽樣調查、開座談會、點面結合。
(四)、消息的寫作及實例
消息的特點:
(1)采寫發(fā)稿迅速及時,敘事直截了當,語言簡潔明快,篇幅短小。
(2)一般具備“五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3)在結構上,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五個部分組成。
消息的結構:
倒金字塔式結構
倒金字塔式結構是一種頭重腳輕,虎頭蛇尾式的結構,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從導語至結尾按重要性程度遞減的順序來組織安排新聞材料。它的主要特點是:
(1)打破了記敘事件的常規(guī),在材料的時間特征上,往往呈現以下公式:
首先是“總體性倒敘”。即將最后結果或后發(fā)生的卻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敘”(即“倒敘中的順敘”)。即在局部性倒敘中又用順敘說明過去一段時間內,“開始如何,后來又如何”。
最后是“總體性順敘”。即“現在正在如何,進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材料,決定段落層次的順序。常呈現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補充”、“進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順序。
(3)它的導語常是直敘型的部分要素導語,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實,又往往具有相對獨立性,可獨立成章,變成“簡明新聞”或“一句話新聞”。
(4)對事件過程的敘述往往較簡略,每段文字都很簡要。
倒金字塔式結構便于受眾迅速掌握全篇之精華,滿足受眾盡快獲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記者迅速報道新聞,將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最先發(fā)出去;便于編輯選稿、分稿、組版、刪節(jié),如在版面不夠時,可從后往前刪,無須重新調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單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較適宜寫時效性強、事件單一的突發(fā)性新聞,而用它來寫非事件性新聞、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強的新聞,就不太適合。
例如:
【城事速遞】心血凝聚暢通西城
20XX-08-29
編者按:
對于一個城市來講,三分建設七分管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管理在城市發(fā)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現。城市管理對提升城市形象、營造投資環(huán)境、滿足幸福人居至關重要。同時,城市管理也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這不僅是一個職能部門的事,更多的還需要多方配合協作,需要市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即日起,本網將開辟“城事速遞”新聞專欄,通過消息、通訊、特寫、現場新聞等方式及時報道全市大城管的動態(tài)。
同時,策劃“城事你我他”網絡專題,組織“城市公仆”“身邊好市民”系列報道,組織“城事大家談”,設置“城事曝光臺”,上傳“市民手冊”電子版。城事,希望你、我、他共同關注,期待您的參與,探討城市話題,多秀城市風景,曝光不文明的人和事,拿起您的相機、用足您的手機吧。
通訊員董玉明楊婧
“我們這里終于通暢了,非常感謝你們呀!”8月29日上午,家住城西普奄紅綠燈附件的王大伯緊握著市交警大隊何指導的手激動地說。自8月23日全市城區(qū)環(huán)境秩序綜合整治活動開展以來,負責整治規(guī)范西城片區(qū)市容環(huán)境秩序的全體隊員,冒著酷暑,用心血打造西城的通暢有序。
宣傳到位贏得市民支持
“我們都是城市的主人,愛護城市環(huán)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8月23日,城管執(zhí)法大隊副大隊長王衛(wèi)帶領執(zhí)法隊員沿路宣傳。xx城區(qū)西門是通往涼霧、汪營、忠路、文斗、石柱等地唯一的通道,往來的車流、人流導致這里經常擁堵不堪。一遇堵車,司機心急如焚,行人怨聲載道,整治這一帶市容環(huán)境秩序是當務之急。
全市城區(qū)環(huán)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專門安排了一個工作專班,集中整治城區(qū)西片的市容環(huán)境秩序。工作專班首先把宣傳工作放在首位,一是散發(fā)宣傳資料500多份,二是入戶進店與店主居民面對面交談230多人次,三是通過宣傳車在責任范圍內進行宣傳,四是以召開院子會的形式宣傳城市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使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規(guī)和本次綜合整治的要求家喻戶曉,人人明白。
嚴格執(zhí)法敢于動真碰硬
“請你們積極配合,主動將自己門前亂搭亂建、亂擺亂放的物品搬走!”執(zhí)法隊員一路步行,一路向執(zhí)法相對人招呼。由于種種原因,西城片區(qū)的市容環(huán)境秩序確實是一個老大難,數家買車的長期占道,幾家機械加工廠在自家門前堆滿了各種材料,行人只得從車行道上通行,一些菜農、果農在萬里客運站前和普奄紅綠燈處的人行道上長期占道經營,一些商家在自家門前占道堆放已經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