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解決群眾身邊“小事難辦”問題、提升群眾訴求辦理質效工作會上的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凱
(2025年2月14日)
2021年底本屆政府剛上任,我就向全市人民莊嚴承諾“12345政務服務熱線‘接。
在全市解決群眾身邊“小事難辦”問題、提升群眾訴求辦理質效工作會上的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凱
(2025年2月14日)
2021年底本屆政府剛上任,我就向全市人民莊嚴承諾“12345政務服務熱線‘接訴即辦’將作為本屆政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民心工作和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四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又把“解決群眾身邊‘小事難辦’問題、提升群眾訴求辦理質效工作會”,作為全市政府系統(tǒng)春節(jié)之后召開的第一個專項工作會議,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小事難辦”問題背后存在的深層次原因,對四年來的群眾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和盤點,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查找存在的問題不足,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改進方式方法,以更加主動的態(tài)度、更加有力的舉措,切實提升群眾訴求辦理質量,真正通過一件件訴求的回應、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一項項實事的辦理,讓群眾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今天我們還特意邀請了30位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企業(yè)家代表和市民群眾代表參會,就是想讓大家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來,政府和市民雙向奔赴,共同努力把市民群眾的心愿實現(xiàn)好,把這座我們熱愛的城市建設好!
剛才我們通報了2024年全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接訴即辦”和網(wǎng)民留言辦理工作開展情況,從不同維度對工作進行梳理和分析;并創(chuàng)新會議發(fā)言方式,由房產中心、城市管理、市場監(jiān)管、衛(wèi)健、住建、嘉恒公司6家部門單位聚焦具體案例“現(xiàn)身說法”。之所以選擇這6家單位進行發(fā)言,主要考慮這6家單位的工作和群眾關系最為密切,辦理的群眾訴求數(shù)量大、類型多,讓他們通過案例來“解剖麻雀”,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也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和共情。我覺得今天他們的發(fā)言與其說是反思,倒不如說是一堂生動的公開課。聽了大家的發(fā)言,能感覺到6位“一把手”準備都非常充分,認識都非常清晰,分析得都非常深刻,其中有很多話都非常值得各部門各單位深思和學習。這也讓我想起了昨天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個小視頻,視頻是一位創(chuàng)投企業(yè)家以一個網(wǎng)約車司機的感受談了對杭州市政府的看法,每一句話都直抵人心,引發(fā)共鳴和共情。我們先來一起看一下。(請工作人員播放視頻)大家看完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跟我一樣,也是感觸頗深?“我們老百姓說實話一個城市的經(jīng)濟咋樣、GDP咋樣,對我們生活上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當你遇到麻煩的時候,是不是能夠高效的解決,這個對幸福感影響很大”“沒事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政府的存在,有事的時候他一定在”“他從不擾民,但老百姓有問題的時候他一定第一時間出來解決”“真正優(yōu)質的營商環(huán)境,體現(xiàn)在對草根的關懷上”“當別處還在爭論該管還是該放,杭州的干部早已學會在路燈下與攤主共商安置方案”“與其說杭州政府給了企業(yè)支持,不如說杭州政府給了百姓尊嚴和幸?!薄爱斆總€凌晨4點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深夜值守的辦事員能彼此照亮,創(chuàng)新的火種便再也不會熄滅”,這一句句充滿溫情、直抵人心、充滿畫面感的話語是不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之動容?各位在座的“一把手”是不是也在和自己的工作進行比較?我想,如果大家能舉一反三,有所感悟、有所啟發(fā)、有所思考,會后有所行動,那么今天我們的會議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也借此機會談談自己的感受。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痹?02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一起努力,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和治理水平,持續(xù)營造和諧包容的氛圍,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對于生活在一個城市的群眾來說,就業(yè)、教育、醫(yī)療固然是關乎能否幸福生活的大事,但群眾的幸福感更多還來自身邊一個個可感可知的“小確幸”,往往是細微之處見真情,最是“小事”暖人心。這些年來,我們堅持把為民辦事、解決群眾訴求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破解發(fā)展難題、密切干群關系的重要抓手和載體,通過網(wǎng)民留言辦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及時有效、全面系統(tǒng)地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工作是越干越有章法、越干越有辦法,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我們的12345熱線辦結率和滿意度連續(xù)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市長信箱網(wǎng)民留言辦理連續(xù)三年獲得人民網(wǎng)群眾工作“民心匯聚獎”。但是大家從剛才6家單位發(fā)言的事例中應該也能體會到,就是因為有些小事看著不起眼、聽著不重要,“小事”被“小視”,成了影響群眾生活的“煩心事”“鬧心事”,給群眾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擾,侵蝕了群眾的“幸福感”。如果我們連群眾生活中的小事都辦不好,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從何而來?更何談一流的營商環(huán)境?何談打造“民生幸?!钡牡浞叮亢握劷?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所以今天就是想通過“小事難辦”這一問題,以小見大、由點及面,和大家交流幾點想法和認識,咱們共同努力,一起把涉及群眾“小百分比”的急難愁盼辦到“百分之百”,真正讓一件件“小確幸”匯聚成百姓的“大幸?!?。
和大家交流的第一個方面,從解決“小事難辦”反思,提升對群眾工作的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秉持怎樣的理念、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群眾工作,決定著我們工作的成效和高度。群眾反映的每一件小事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期盼;每一個訴求背后,都是一份美好生活的向往。小事辦好了,民心就暖了;難事解決了,信任也必然就多了。而一旦出了問題,“暖心”的事就可能變成“寒心”的事,民生工程就可能變成民怨工程。特別是“小事難辦”問題,雖然放在全市整體下去審視,“事難辦”是極少數(shù)情況,但群眾身邊的“小事”往往是他們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我們沒有解決好的這1%、0.1%的“小事”,可能就關系到這些家庭100%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解決好這些“小事”,才能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才能贏得民心、凝聚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群眾,像解決自己的問題一樣解決群眾的困難,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干贏民心,讓我們這座城市更有溫度、更有情懷。我想在具體工作中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首先,要始終做到“不對群眾輕易說不”。以往我就說過,群眾愿意向我們反映訴求是對我們的信任,這也是我們應當應盡的職責。特別是很多老百姓很少走進機關,也很少和咱們部門單位打交道,哪些部門具體分管哪些事情,哪些業(yè)務需要找哪個科室、向誰反映?群眾是不清楚的。他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咱們反映訴求、尋求解決,但你一句“不歸我管”“我不知道”,帶給群眾的就是憋屈、窩火,就在一個簡單粗暴的“不”字下,群眾和我們的距離就拉開了,相互的信任就減少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反復強調“首接首辦”的原因所在。對待群眾訴求、做好群眾工作,我們的首接部門就是牽頭部門,無論是不是你的職責,都要“先辦后議、一管到底”。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有一些部門擔當意識不夠,存在推諉扯皮的現(xiàn)象。比如,各種預付式消費卡退款難的問題,咱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過“卡沒用完,商家關門了;卡到期,余額自動清零;卡余額不足,商家要求必須再充值才能繼續(xù)用……”花不出又退不掉的預付卡確實讓人鬧心。去年7月大數(shù)據(jù)中心專門將其作為“每月一題”的當月題目,對全市存在的存量問題進行全面攻堅,可以說效果非常好,當月此類問題的訴求量就下降了50.77%。但就在去年11月份,又有群眾反映預付卡因閉店無法退費。大數(shù)據(jù)中心將工單轉派給商務局后,商務局的工作人員沒有想著怎么盡快解決退款問題,而是想辦法從各種規(guī)章、制度、文件中尋找推脫的理由。結果,群眾因為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直接把訴求反映到省長信箱,后續(xù)我批示后政府辦出面督辦,商務局僅一天就查明了原因把問題解決了,這樣前后截然不同的辦理結果不讓人感到汗顏嗎?去年商務局在社零、外貿等工作中都體現(xiàn)出了強烈的擔當意識,怎么作為單用途預付卡的主管部門,出了問題就簡單說不、一推了之了?這還是我心目中的商務局嗎?記得2022年第一次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推進會上,我當時就講、并反復強調“堅決不準出現(xiàn)‘該問題不歸我單位管轄’等一推了之的情況”,幾年過去了,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當然不光是商務局,還有很多部門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問題,導致群眾的“小問題”就變成了辦不了的“大難題”。大家都想想,都說不是自己的責任,那是誰的責任?難道是老百姓的責任嗎?今天我和大家講,我們很多政府部門的職責是交叉的,有些邊界不是那么明確。就像是跑接力賽,需要我們交棒的人多跑兩步,接棒的同志提前把手伸過來,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民生問題得到無縫銜接、徹底解決,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才能跑出真正的加速度。我覺得這些事表面上看是職責不清、協(xié)調不順的問題,但深層次反映的是我們一些干部宗旨意識的缺失、工作能力的不足和工作作風的漂??!今天我再次強調,要“首接首辦”“首接首辦”“首接首辦”,重要的事咱說三遍。一定要牢記問題反映到你那你就是第一責任人,不是你的職責,你就負責協(xié)調;不符合政策,你就耐心解釋;不能拍板決定,你就抓緊上報??傊^不能讓沒辦成事的群眾帶著疑問離開。大家在工作中都要牢固樹立“不輕易說不”的理念,面對群眾訴求,要少說“不能辦”,多想“怎么干”,積極伸手、主動靠前,讓我們的服務“上前一步”,讓群眾辦事“少走一步”,真正用自己的耐心、細心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溫度。
第二,要始終堅持“換位思考”。我們今天在座的有市長、秘書長、書記、局長、主任、科長,但我們脫下官衣、回歸生活都是老百姓。我們平時在開展群眾工作、辦理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問題時,都要設身處地、把自己擺在老百姓的位置上去想一想,如果現(xiàn)在這些糟心的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會是什么感覺?是不是也希望立馬就能解決?是不是也希望政府工作人員能夠在關鍵時候出手,幫助解決問題?如果事情遲遲得不到解決會不會覺得煩悶、會不會覺得委屈、會不會對政府感到失望?比如,剛才市場監(jiān)管局在發(fā)言中提到的“企業(yè)辦理注冊變更審批”問題,企業(yè)的訴求其實就是在原有的注冊地址后加注具體的門牌號,這么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的部門和工作人員讓人家跑了四次,我們倒查下來,在這之前類似的問題還有70多件!我們天天喊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是不是成了一句空話?更何談打造全省最優(yōu)營商環(huán)境。大家可以設想一下,這些企業(yè)家給同行們會怎么說我們嘉峪關?“一次作惡,百善難贖”,一次的負面影響就會毀了我們百次、千次的努力,一個部門的不作為,會影響我們整個政府的形象,一個工作人員的不擔當,辜負的是我們全體干部的辛勤付出。在我的印象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政府部門中已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2022年、2024年都有群眾通過市長信箱反映過不動產證辦理的問題,后續(xù)都是我專門批示后,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我記得2022年當時群眾要辦理不動產證,但是材料上缺開發(fā)商的章子,但都十幾年過去了,那個房地產公司可能都沒了,你讓群眾去哪里找人蓋章呢?后面也是通過市長信箱反映,我對此進行了專門批示,不動產中心一個電話就把開發(fā)商叫過來,當場就給辦掉了。為什么同樣一件事情,群眾辦起來就是困難重重,我一批示第二天就給辦好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家面對群眾沒有將心比心,沒有真正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常說有的時候一件事,對于我們政府部門、對于公職人員來講一個電話就能解決,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既不熟悉流程、更不熟悉業(yè)務,就像剛才提到的不動產證辦理工作,咱們的工作人員光說需要這個、缺少那個,你讓他們哪里去找、哪里去辦呢?群眾辦件事搭上時間、搭上精力、搭上金錢甚至還要搭上臉面,能不心存怨氣嗎。發(fā)改委的陳鵬去寧波掛職,他遇到了這么一個事例。有一個黑龍江的群眾去寧波辦事,缺少一個證明,而且這還是一個要件。按照我們的常規(guī)想法是不是按照規(guī)定就辦不了,就要讓這個群眾回黑龍江去開證明?但寧波有“跑一次沒辦成”咨詢反饋窗口,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立馬電話聯(lián)系黑龍江當?shù)卣块T,核實了相關情況,讓這個群眾寫了承諾書就先給辦理了事情,相關證明后面補上就行。這種為群眾兜底辦事的作法才是真正為群眾著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民心是桿秤,秤出的是干部的擔當;換位是面鏡,照見的是初心和使命。希望大家在做群眾工作、對待群眾訴求時,不妨換一把椅子坐坐,換一個角度想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設身處地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有時候群眾的“心結”往往就是我們工作的突破口。我們要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家事”,把群眾的“難事”當作自己的“心事”,用行動回應群眾的期盼,用擔當托起群眾的向往,以更快速的響應、更高效的辦理、更及時的反饋、更暖心的服務,贏取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