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街道)為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
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街道)
為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開啟“千年xx、中華橘源、模具之都”新征程,推動xx在高質量發(fā)展中跨入“xx江時代”。按照中央和省、市、區(qū)有關工作要求,結合街道實際,現(xiàn)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統(tǒng)籌城鄉(xiāng)互動,宣傳思想政策,傳遞文明風尚,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著力文明實踐、立德鑄魂,按照“統(tǒng)籌謀劃、資源整合、注重實踐、全域推進”的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建設“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見行見效,社會風尚向上向善。
二、工作原則
貫徹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理念,建設工作堅持遵循以下五點原則:
1.黨的領導原則。加強黨的領導,注重發(fā)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群眾凝聚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礎,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
2.需求導向原則。把建設重心放在村(社區(qū)),對接群眾需求,突出服務功能,把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務求實效。針對實際需要,宣傳群眾最想聽的內容,開展群眾最喜愛的活動,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解決群眾最鬧心的難題。
3.整合資源原則。充分發(fā)揮各方作用,整合人員、資金、平臺、項目等資源,在盤活用好上下功夫。注重發(fā)揮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傳播功能,積極運用“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的資源,實現(xiàn)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同頻共振,建設面向群眾、服務群眾、聯(lián)絡群眾的統(tǒng)一陣地。
4.重在實踐原則。注重開展宣傳教育與引導實踐參與相結合,理論宣講與技能傳授相統(tǒng)一,群眾點單與志愿者接單相銜接,既學習又實踐,既明理又躬行,實現(xiàn)教育與實踐的良性互動,讓群眾在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中體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質。
5.志愿服務原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務。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廣大群眾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釋放強大正能量。
三、工作任務
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農村文化禮堂等場所,全覆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將其建設成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陣地”,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舞臺”,加強基層黨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大平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鄉(xiāng)風文明的“大課堂”。
(一)構建組織機構
街道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擔任所長。負責對轄區(qū)文明實踐活動和村級文明實踐站的規(guī)劃建設、統(tǒng)籌指導、人員培訓、志愿活動開展等工作。
各村(社區(qū))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村(社區(qū))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擔任站長。在行政村,依托農村文化禮堂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沒有建成農村文化禮堂的行政村,可依托現(xiàn)有設施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企業(yè)可依托企業(yè)文化俱樂部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可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場館、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陣地、窗口單位等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或實踐基地,開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
(二)組建志愿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