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防詐騙安全教案1 活動目的: 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高明,至開學以來我校發(fā)生了多起學生被騙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學生的虛榮心、貪便宜、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種詐騙。
防詐騙安全教案1
活動目的:
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高明,至開學以來我校發(fā)生了多起學生被騙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學生的虛榮心、貪便宜、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種詐騙伎倆,使部分學生蒙受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壓力。為增強大家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11月6日開展防詐騙主題教育活動班會。
活動流程:
一、介紹此次主題班會的內(nèi)容
二、觀看幻燈片(有關詐騙案例、分析和提醒)
三、本班同學講述自己受騙或者防騙的親身經(jīng)歷
乘火車上車時被盜的事例、因同情心而上當受騙的事例、國家教育局困難補助等事例、網(wǎng)上購物非法鏈接等
四、班主任發(fā)言:
①乘車時應注意的防范安全;
②網(wǎng)上購物應如何預防被盜情況;
③同學或朋友之間借錢應注意的事項;
④講述有關發(fā)生在井岡山大學的被詐騙事件;
⑤總結關于本次防詐騙主題班會的重要性和教育意義。
總結:我們會認為在社會上都是善良的,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社會是復雜多樣的,有些人只為利益而活的或為生存而活的,我們應該如何識別詐騙伎倆、如何防范詐騙手段。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我們得保持清醒頭腦面對生活和社會。通過開展本次防詐騙主題教育班會活動,讓我們懂得了如何防騙、如何辨別真?zhèn)?、如何對待可疑人員,既有教育意義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防騙的警惕性。
防詐騙安全教案2
【背景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各種詐騙現(xiàn)象也成為社會日益突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詐騙分子,將目標轉向思想單純、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大學生。大學生本身并沒有成熟的獨立思考和辨識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別有用心的欺騙。因此,在面對詐騙的情況時,難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斷。所以,為了使大學生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詐騙形式,增強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詐騙現(xiàn)象靈活應對的防范意識,提高大學生各方面自我預防、自我保護、自我應對、自我逃生的能力,召開本次主題班會。
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高明,至開學以來我校發(fā)生了多起學生被騙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學生的虛榮心、貪便宜、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種詐騙伎倆,使部分學生蒙受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壓力。為增強大家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10月28日開展防詐騙主題教育活動班會。班會流程如下: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詐騙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樹立安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活動習慣。
3、掌握防詐騙的基本手段,做一個健康陽光的大學生。
二、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主題
1、老師引導性提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上當受騙的經(jīng)歷?你們知道詐騙都有什么手段嘛!學生自由回答,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經(jīng)管學院14工商1班某學生(原13工商2班學生)被騙8000元現(xiàn)金,給學生造成了較大損失。
(三)詐騙主要手段
1、短信詐騙:利用手機短信發(fā)送虛假消費提示或中獎提示,誘騙客戶交納手續(xù)費或稅金,或者誘騙客戶撥打假冒的銀行服務電話、銀聯(lián)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門等部門的咨詢電話,套取客戶的銀行卡、密碼等信息進行詐騙。
2、盜用QQ號詐騙:盜用他人QQ號碼,用盜用QQ登陸與“他”最信任、最親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種理由騙取對方通過銀行向他付款,進行詐騙。
3、電話詐騙:詐騙分子冒充電話銀行自動語音提示提供國內(nèi)各大銀行的電話銀行號碼和金融服務,客戶使用此電話進行查詢后,詐騙分子可截取客戶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等信息,從而盜取客戶賬戶內(nèi)的資金;或者以公安或銀行名義暗示發(fā)生了一個可能威脅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戶賬戶資金安全的緊急情況,誘使客戶提供賬號和密碼行騙。
4、網(wǎng)絡交易誘騙: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上交易誘騙,開始讓你每次投資幾百元(如購買Q幣),對方返回105%,多次以后,當你匯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對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機行騙:通過竊取客戶銀行卡,騙取密碼,盜取客戶卡內(nèi)資金,或者克隆銀行卡竊取客戶資金;在客戶取款時故意擾亂,致使ATM機暫停服務,并通過“指導”客戶操作的方式騙取客戶密碼,當客戶暫時離開時,取走銀行卡到其他ATM機上盜取客戶資金。
6、投其所好,引誘上鉤:—些詐騙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業(yè)和出國等心理,投其所好,應其所急施展詭計而騙取財物。
7、簽訂虛假公司合同:一些騙子利用高校學生經(jīng)驗少、法律意識差、急于賺錢補貼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義、真實的身份讓學生為其推銷產(chǎn)品,事后卻不兌現(xiàn)諾言和酬金而使學生上當受騙。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義對一些“無知”學生設置騙局,騙取介紹費、押金、報名費等。
8、借貸為名,騙錢為實:有的騙子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資為誘餌,使他人上當受騙。
9、以次充好,惡意行騙:一些騙子利用學生“識貨”經(jīng)驗少又苛求物美價廉的特點,上門推銷各種產(chǎn)品而使師生上當受騙。更有一些到學生宿舍推銷產(chǎn)品的人,一發(fā)現(xiàn)室內(nèi)無人,就會順手牽羊。
10、博取同情心騙:詐騙分子冒充名校大學生或其他人員,借用手機打電話、銀行卡匯款,利用一切機會與大學生拉上關系,述說自己困難,博取同情心,尋機詐騙或行竊。
11、盜取學生信息行騙:騙子搜索到學生個人信息,冒充老師、同學與學生的家人聯(lián)系,謊稱他生病或出車禍,急需用錢,讓家長速匯錢來。
(四)詐騙的防范措施
1、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學之間要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guī)。
2、不要將個人信息資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碼住址、電話、手機、呼機等隨意提供給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對陌路之人切不可輕信,更不要將錢款借給不了解的陌生人。
4、切不可輕信馬路廣告或網(wǎng)上及手機的求職應聘等信息,勤工助學必須通過正規(guī)渠道,防止上當受騙。
5、防止以“求助”或利誘為名的詐騙行為,遇到把握不準的事,應及時向父母、老師或保衛(wèi)處(派出所)報告,不要盲目從事。
6、切不可貪圖小便宜或謀取私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謹防掉進騙子設計的陷阱。
8、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以學業(yè)為主,積極參加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不要沉湎與虛擬世界的匿名交流而無法自拔。
9、要守網(wǎng)法,講網(wǎng)德。要做聰明的“網(wǎng)蟲”和聊天客,不要輕易的給別人留下你的電子身份資料和個人信用卡資料。
10、一旦遇到麻煩,應立即向有關老師、學校保衛(wèi)部門或公安機關反映情況,并提供有關協(xié)助調(diào)查。
三、課后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防詐騙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大家都對詐騙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識別騙術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緊急情況,就能夠臨危不懼。防詐騙,重在一個“防”字,所以說我們應當防患于未然,這些知識和技能看似很小,但關鍵時刻卻是能夠救命的招。平安課,是我們?nèi)松牡谝徽n!學會自我保護,練就一雙辨別是非的慧眼!
防詐騙安全教育常識
一、校內(nèi)常見的詐騙手段及典型案例介紹:
(一)校內(nèi)常見的詐騙手段:
1.網(wǎng)購詐騙;
2.以戀愛為名進行詐騙;
3.編造學生在學校受到意外傷害,對學生家長及親屬實施詐騙;
4.冒充學校工作人員詐騙學生;
5.利用手機發(fā)短信息中獎詐騙;
6.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7.電話詐騙(贈送物品、運輸毒品等)
(二)校內(nèi)常見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高校一名女生在虛擬的網(wǎng)上交了一個“男友”,看了男友的空間后,發(fā)現(xiàn)“男友”長得高大帥氣,聊天時又風趣又懂得“疼人”,女生可能是被男友的相貌和“善良”打動了,整天和“男友”聊天,甚至上課和午睡期間都不間斷,聊得如癡如醉。一個月過后,“男友”對女生說自己在做一點生意,資金不足,還差3萬元,女生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第二天,女生打電話給家里以補習英語、報特長班等各種理由騙取并不富裕的家里3萬元。接下來兩個月時間里,女生編各種理由從家里共騙了7萬多元給男友。之后,男友手機停機,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當警察介入查清案情后,發(fā)現(xiàn)該“男友”竟是一個60多歲的男人,空間里的照片都是從網(wǎng)上找的。
案例二:9月24日13時至14時左右,某校某學生公寓樓的兩個寢室分別有自稱湖南藍天商貿(mào)有限公司的職員上門推銷(批發(fā))文具,并承諾賣不出可全額退款,這兩寢室8名同學共花費2510元購買文具,后再次聯(lián)系該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號碼已是空號。今年9月份我院大一某宿舍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件,整個宿舍被騙3000多元。
案例三:華中科技大學某學生父親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一男子自稱姓張,是該生輔導員,說該生突患急性闌尾炎,已送到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搶救,急需5千元醫(yī)藥費。著急的父親趕忙打電話給娟娟,發(fā)現(xiàn)娟娟的手機關機;再打電話到娟娟寢室,無人接聽。父親救女心切,趕緊到附近的銀行按照對方提供的帳號匯了5千元錢。不久,張某又來電稱該生檢查出是尿毒癥,有生命危險,急需5萬元救命。匯款后父親再次打電話到該生寢室,發(fā)現(xiàn)她剛上完課回來,方知被騙。
案例四:某高校大三一名男生晚上9點多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是他輔導員老師,因為在校外辦點急事身上沒帶錢,要該學生打1000塊到他卡里去,第二天早上上班就還。學生一般都很聽輔導員老師的電話,立即把自己卡里一個月的伙食費1000元全部轉過過去了。第二天早上問老師才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方知被騙。
案例五:某高校學生2014年5月份接到一個電話,說他的手機號碼被抽中獎了,有一套價值2000元茶具和一袋極品鐵觀音茶葉免費送給他,現(xiàn)在要提供地址,獎品一個星期內(nèi)由順豐快遞送到,送到時需付快遞費25元即可。該同學可能為了貪便宜,很高興的就把地址告訴人家了。一個星期后,獎品準時到貨。到了10月份,該學生又接到一個電話,聲稱是黑社會的,替公司討要茶具費用2000元,限制三天內(nèi)把錢打到制定卡里去,否則將對他及家人不客氣。該同學嚇得晚上睡不著覺,不敢和老師家人講,就東借西借湊夠2000快把錢打了過去。
案例六:某高校學生接到電話,聲稱是緝毒大隊的,有一批毒品是從云南寄過來的,已經(jīng)被查出,收件人是該學生?,F(xiàn)在需要打1萬塊過去,這件事情可以幫忙“擺平”,該學生以學校收取各種費用向家里索要了1萬元打給了對方。后來,家長和老師核實后,方知受騙。
二、常見的街頭詐騙手段
1.“多次乞討”行騙
“多次乞討”行騙通常是一男或一女帶個小孩,遇到路人就上前說,錢丟了,沒錢回家,給幾塊錢坐車吧。還有說是來找親戚,沒找著,錢用光了,給幾塊錢給他們買點吃的。第一次遇到這種騙術的人往往容易上當,騙子騙了幾塊錢,馬上又去騙別人。
地點:一般出現(xiàn)在商場、超市附近、街頭十字路口。
2.街頭寫文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