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大家好!按照市委中心組學習計劃統(tǒng)一安排,今天,由我給大家講一堂黨課。著實地講,平時我講話的時間很多,講課的機會極少,特別是黨課,既沒有資深的閱歷。
同志們!
大家好!
按照市委中心組學習計劃統(tǒng)一安排,今天,由我給大家講一堂黨課。著實地講,平時我講話的時間很多,講課的機會極少,特別是黨課,既沒有資深的閱歷,也沒有豐富的經驗,更缺乏潛心的研究,與專家沒法比,與教授差距大。我就以性格為題,和大家作簡單的交流。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呢,我認為,和大家合作共事這么多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對于我們共產黨員來說,黨性之外還有個性,性格是指人的性情品格,是一個人穩(wěn)定的情緒表達,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好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客觀需要,是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團結共事的重要基礎。
所以說,我們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其性格好壞不僅影響個人的發(fā)展,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乃至黨的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領導干部必須自覺克服性格缺陷,有意識地進行“性格培植”,使自己在不斷砥礪性格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實現(xiàn)更大的人生價值,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由于領導工作的特殊性,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些與其崗位要求相匹配的性格,總的來說,應著重培植以下十四種好性格。
一、剛中有柔、剛柔并濟
《三國演義》有言:“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對于打仗來說,剛中有柔、剛柔并濟是一種很好的克敵之法。從事領導工作也一樣,過剛易折、過柔則靡。一個地方、單位,人員眾多,性格迥異,一味地寬厚仁慈,就會難以約束,形不成戰(zhàn)斗力;如果對人太過嚴苛,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就沒有親和力。剛中有柔、剛柔并濟才可以更好地駕馭工作局面。一張一弛,剛柔有度。剛如利劍,但易碎則是其致命缺陷;柔如流水,但一味柔順也難以持久。領導干部過柔,就會政令不通、帶不好隊伍;過剛,則會使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度原則”,把握好“度”的平衡,才能使管理順暢而有效,否則就容易事與愿違。要準確把握剛與柔的辯證關系,剛而不露、不直、不愎,柔而不弱、不嬌、不軟,既要形成一定的壓力,又要使下屬不過于緊張,堅持有張有弛、靈活適度。嚴管厚愛,恩威并施。恩不施無以立威,威不施無以治事。剛柔并濟關鍵在于不偏私、不失信,賞要賞得眾望所歸,罰要罰得心悅誠服。要善用激勵之法鼓舞士氣,在評先評優(yōu)、表彰獎勵、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讓奮進者脫穎而出,用好容錯免責機制為敢于擔當?shù)母刹繐窝膭拧R朴脩土P之法鞭策下屬,用好監(jiān)督問責武器,把制度機制作為立威明矩的“壓艙石”,使守紀者暢行,給散漫者訂立邊界。
二、知人之明、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大智慧的人能夠洞察別人的優(yōu)缺點,以他人為鏡,審視自己秉性之長短,擇善而從。知人是必要前提,領導干部若不能知人善任,就會貽誤事業(yè)。劉邦能知人,根據張良、蕭何、韓信各自特點,才盡其用,最終成就了大漢盛世。自知是更高修為,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找到自身癥結,從而對癥下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天下沒有無用之物,只有用之不當之物;世間沒有無用之才,只有用之不當之才。知事識人是基本功,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xiàn)用人不當、用人失誤。領導干部擔負著識人用人的重任,必須摒棄個人主觀上的親疏好惡,拓寬選人視野。從事業(yè)需要、工作需要出發(fā),堅持“研究人”與“研究事”相統(tǒng)一,知事識人、依事?lián)袢?。把功夫下在平時,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干部,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了解干部,全面、歷史、辯證地認識干部,做到用當其時、人崗相適、人事相宜。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脾氣秉性、人格修養(yǎng)、能力水平,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從而揚長避短。要勤于自省,時刻剖析自身存在問題,反省工作中存在的過失。飽滿的穗子總是低著頭,驕傲的人容易失敗。不要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有權但不弄權,有個性但不任性,時刻虛懷若谷、放低姿態(tài)。
三、機動靈活、善于應變
時勢在胸,才能把握根本;運籌帷幄,方可從容應對。領導干部能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跟上形勢變化、干事創(chuàng)業(yè)是機械死板還是機動靈活,決定了工作成效甚至成敗。只有頭腦清醒、知形識勢、機動靈活的領導干部,才能時刻根據客觀變化調整主觀行動,在下“先手棋”中布局“一盤棋”,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用兵長勝之道在于多變,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領導工作也是一樣,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須跟上形勢的變化,拘泥于老經驗老做法、簡單機械套用政策規(guī)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果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從發(fā)展變化著的實際出發(fā),而是習慣于用老思路解決新問題,那么越是苦干蠻干就越是南轅北轍。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自然界億萬年來“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都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機械保守、因循守舊,不與時俱進,肯定要被踢出局。要增強世界眼光、歷史眼光、戰(zhàn)略眼光,善于隨著身邊事物變化而調整適應,不斷破除與新時代不適應、不相符的思想、理念、思路和方法;要認識規(guī)律、找準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變被動為主動。當然,靈活應變不是見風使舵、放棄原則、當“墻頭草”“變色龍”,而是在不斷保持戰(zhàn)略定力、始終堅守原則底線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借勢而起、乘勢而上,從而開拓新局面、創(chuàng)造新輝煌。
四、平易近人、關心他人